行业动态

医美行业未来:强监管背景下疏堵结合,合规产品迎来好时代
01
医美行业乱象丛生,合规经营势在必行

在利益的驱动下,当前医美行业的乱象存在于行业的多个环节,在医美机构、产品流通、营销推广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合规的问题,因此未来的医美行业,合规经营势在必行。
? 医美机构:机构内美容师、执业医师等人员缺乏专业资质,操作不规范,超适应症使用产品,甚至发生人身安全事故等违规操作普遍存在。根据德勤数据,2021 年医美行业机构类型分布,其中公立医院有 1507 家,民营机构有 13673 家。截至 2021 年,国内没有资格非法从事医疗美容服务的机构是正规机构的 6 倍以上,一些美容机构混淆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,超范围开展美容项目,进行无证经营,15%合法医疗美容机构存在超范围经营现象。从医美行业从业人员数量看,2021 年行业从业人员数量超过 10 万,其中非法无证人员数量达 71662 人,行业非法从业者数量占比较大。
▲ 来源:公开资料,蛋壳研究院
? 产品流通:据艾瑞咨询统计,截止 2019 年,非法医美场所 90%以上的医美设备为假货。约 10%的正品和水货通过租赁或走私流入市场。市面流通的注射类针剂,正品率约 33.3%,每销售 1 支正品针剂便至少有 2 支非法针剂在市面上流通。
? 营销推广:营销人员使用绝对化用语,断言功效和安全性,夸大治愈率、治疗效果,制造容貌焦虑、诱导消费者办理美容网贷等违规行为屡见不鲜。

02
行业相关法规日益完善,监管趋向严格,合规产品获更多市场
行业监管边际趋严,推动行业中长期健康有序发展,加速行业出清,利好头部上游企业和正规医美机构。近年来,政策监管不断收紧,并逐渐转向常态化日常监管。
2021 年八部委联合出台《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》以及国家药监局综合司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可用于医疗美容的医疗器械监管的通知》,严厉打击非法医美机构、非法药品制售,严格规范医美服务行为;2022 年,国家药监局发布了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》、《禁止委托生产医疗器械目录》,明确将水光针、射频仪、埋线等纳入 III 类器械监督并且禁止委托生产,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,提高医疗器械生产环节的质量,有效打击水货、假货等行业乱象。
虽然从短期来看,非合规医美机构数量将快速缩减,这或将影响整个市场购买需求的下降;但从长期的角度而言,市场的整顿与肃清,将为国产有证且合规流通的产品营造更好的市场营销环境,且利好合规性高、自身经营及抗风险能力较强的医美机构,最终为消费者带来更好、更合规的服务。因此可以预见,国产有证且合规流通的产品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。

▲ 来源:公开资料,蛋壳研究院

03
强监管保障正品的市场规模,国产中高端厂商有望快速崛起
能量源设备提升潜力广阔,国产龙头待现。我国光电器械厂商仍处于发展阶段,中高端市场仍旧被海外龙头企业所占领,国产本土品牌在技术实力上仍有差距,长期以来光电设备市场都充斥着水货和假货。
但从 2018 年开始,医美市场进入到强监管时代,水货和假货的市场受到严重冲击。监管趋势下,未来在医美光电设备这个细分赛道,水货和假货市场将会进一步被压缩,正品的市场规模会得到更加有效的保障。
另一方面,目前国产设备大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管线,设备销售价格普遍集中在 5-10 万元,高端市场几乎完全被进口厂商所垄断。因此,国产高端厂商是市场亟需的,随着国产中高端光电产品的陆续问世,部分国产厂商会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,成为潜在的行业龙头企业。

TOP